close

開車久坐患「梨狀肌症候群」 醫教5招改善

中時新聞網
開車久坐可能造成屁股痛、腳麻等梨狀肌症候群症狀。(示意圖,Shutterstock/達志)
開車久坐可能造成屁股痛、腳麻等梨狀肌症候群症狀。(示意圖,Shutterstock/達志)

年假開車出遊,遇上塞車可是坐到屁股痛、腳發麻,醫師提醒,這有可能是「梨狀肌症候群」,位於臀部深層臀大肌下方的三角狀肌肉,因久坐久站等重複動作,所導致的疼痛,若休息後都沒有緩解,建議就醫,否則疼痛感可能會從臀部一路直竄到腳底,而出現跛行無力等狀況。

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,很多人在久坐後,會感覺屁股痠痛,甚至腳麻麻的感覺,會誤以為是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,雖然部位及症狀很類似,不過其實很多時候,有可能是因為梨狀肌腫脹發炎,所導致的「梨狀肌症候群」。

謝炳賢指出,梨狀肌是在臀部深層臀大肌下方的三角狀肌肉,左右各一塊,主要幫助髖關節做出外轉動作,並協助穩定骨盆。當梨狀肌因為重複動作或壓迫,例如久坐久站、翹腳、運動傷害等,導致發炎腫脹或緊繃時,壓迫到下方通過的坐骨神經,即會出現屁股痛、腳麻等症狀。

收購筆電

謝炳賢指出,梨狀肌症候群最主要的症狀是是在臀部深處會有明顯痛點,在變化姿勢時會特別疼痛,且症狀大多會出現在單側。而疼痛感也有可能會從臀部延伸至腳底,嚴重時會影響走路,出現跛行無力的狀況。

謝炳賢指出,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,常常會和「梨狀肌症候群」搞混。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,椎間盤突出為椎間盤的髓核擠出而壓迫脊椎神經根;而「梨狀肌症候群」則是肌肉發炎腫脹的壓迫神經,一般不會出現腰痛的症狀。

至於「梨狀肌症候群」如何治療?謝炳賢指出,保守治療的主要目的為緩解梨狀肌的緊繃僵硬,一般會採取消炎止痛藥、肌肉鬆弛劑,同時搭配復健治療。而較積極的治療則會考慮採取增生療法,幫助周圍組織修復,並強化骨盆的穩定,以達到改善疼痛。

而平日保持良好的姿勢、避免長時間坐姿、注意提重物的正確姿勢、維持適當的體重和進行規律的運動,都有助於「梨狀肌症候群」症狀的改善。

也許您會感興趣

推薦閱讀

健康熱門新聞

    發表意見

    收購筆電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
    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



    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40211000619-260418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文章標籤
      收購筆電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vaibhaellq 的頭像
      vaibhaellq

      優酷3C收購網收購筆電

      vaibhaell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  發表留言